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2-17 20:18:31
大班美术教案锦集五篇

大班美术教案锦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我主要是发挥想象里,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从生活化的纲要精神来看,具体的就是我上述的内容。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卓卓小朋友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欣欣小朋友用吸管为她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小百科:石头画是创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状,质地,纹理,进行艺术构思,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力,进行创作。通过把画和石头本身特质的结合,保留石头自然的美,升华和提升石头自然之美。通过精巧设计和绘画,给予石头新的生命,让一种普通平常的玩石“鲜活起来”。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目标:通过观察、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现阳光下的树林,初步积累写生经验。

重点: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难点: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现。

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

(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现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共同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

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见过夜晚的高楼,万家灯火,背景的天空被灯光与夕阳装扮的绚丽多彩,多么神秘的景象。夜晚的城市和白天的城市完全不一样,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那么明亮,灯火通明下的大楼把整个夜空染成了美丽的紫色。

活动目标:

1、学习刷画的技巧,了解刷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刷画的方法。

2、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夜景的图片铅画纸画笔与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了解夜晚的城市

(1)你见过夜晚的城市吗?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夜晚的城市吗?为什么?

2、幼儿相互交流,然后个别回答

二、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图片,丰富幼儿的经验,开阔幼儿的视野。

(1)这是什么时候的城市?

(2)夜晚的城市有什么?

三、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1、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深色和浅色

(1)你知道哪些是深颜色的?哪些是浅颜色的?

2、感知色彩明暗对比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画出心中的城市

你想画出什么样的夜晚城市?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远近关系

五、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在网上搜索到许多美丽的夜晚的图片,通过观察孩子发现了房子晚上的时候窗户和霓虹灯都是发光的,就是它们给房子染色了五颜六色的光彩。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那些美景已是赞口不绝,当我出示范画时他们更是连声叫好。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大胆的将自己看到的夜景画出来有的画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有的画的是夜晚的霓虹灯,有的孩子绘画的是消防部队的夜晚,有的孩子绘画的是新街口的夜晚,有的孩子绘画的是小区的夜晚,还有的画的是世博的夜景,真是各不相同,自由创作,也可以通过互相谈话激发自己能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型进行绘画,指导幼儿依据手型进行绘画。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油画棒、绘画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今天呢老师就教大家用手的形状来画一幅画首先呢,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问幼儿:这些画是用手部分来进行绘画的吗?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明确以手型进行联想绘画。

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就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难点来进行评价。

2、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3、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回忆、交流自己在哈哈镜中看见的变化,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2.主动扩展、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不同表情的自己。

3.能有始有终地完成涂色任务,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照过哈哈镜,观察过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

2.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

3.幼儿用书:《各种表情的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照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表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

1.教师:你看了什么样的表情?这个表情的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变成什么样了?我们来学一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表情?五官是怎么变化的?

2.请几名幼儿表演各种滑稽表情,引导其他幼儿细致观察他们五官的变化。

(三)教师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在拼五官的过程中讨论绘画各种表情的方法。

1.教师:怎样表现各种表情的人呢?怎样画各种表情的人的五官呢?

2.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边摆边扳手五官和表情之间的关系。

(四)出示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请你创作一副你喜欢的人物表情头像。

2.在构图上提醒幼儿要把头像画得大一些,把纸面画满,涂色均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你画了一个什么表情的人?五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展示区,丰富相关认知。

《大班美术教案锦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