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说课稿

时间:2024-02-17 20:27:01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原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说课稿1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涩。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 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进行体验。

教学难点: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七度大跳处的音准把握。

四、学法指导:

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

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及对蒙古族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借助图片进行引导)

3、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生活风俗的认知,从而引入新课。(用《草原上》伴奏曲为背景音乐)

说明:以热烈欢快的歌表演开始这节课,有两个好处。一是快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二是直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草原。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了解蒙古民族,为帮助他们理解蒙古族音乐,更好地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可以反复熟悉音乐,解决之后视唱教学中音准这一难点。

(二)歌曲教学

1、放录音,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提示:歌曲的情绪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

3、出示歌词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出示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突破难点。

5、用“lu”模唱。

6、学生自由填词演唱。这里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7、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步,教学难点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将在这一环节突破与落实。歌曲的学习初次采用视唱法,不管时值还是音准的把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教学中用聆听、视唱、模唱等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教学难点,并在其熟练哼唱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填词教学。由于教师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的过程。

(三)体验音乐

1、歌表演

①观看视频蒙古舞蹈《筷子舞》。

②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模仿。

③跟随音乐自由舞蹈。

2、打击乐器伴奏

①出示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让学生自由选用,并选择恰当的节奏进行演奏。

②分组自行练习。

③合作演出。

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完成最初设定的情感目标,我选择两种方法来和学生一起体验音乐。教师的示范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组间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同时奔放的舞蹈,与动听的乐器还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音乐拓展

①欣赏著名的蒙古族器乐曲《赛马》、《牧歌》

②欣赏耳熟能详的蒙族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说明:一个、两个的音乐作品并不能让孩子们完全的认识、领悟蒙族音乐的丰富魅力及内涵。教师将利用一切课利用的课堂有效时间,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多角度体验音乐音响形

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五)板书设计:

风光好

草原上

光景好

六、教学预设: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以歌曲《草原上》为载体,融合了摄影、舞蹈、文学、网络等多种学科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

通过综合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定会空前高涨。虽然在学习方法上有新的尝试,但教师已经在创设情景、完整聆听、视唱等环节为学生多次铺垫,为他们在学习中减少阻碍,相信孩子们会顺利完成歌曲的自主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歌、舞、奏中深深地体会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与魅力,为民族音乐自豪,为祖国自豪!

草原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将课文里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语言的心理过程,而促进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方式就是“读”。我非常重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课堂里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课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 ……此处隐藏28491个字……

音乐新课标中提倡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通过模仿积累经验,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激发学生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奠定基础。(本节课设计:抓住一年级学生好模仿,模仿力强的特点,让学生模仿蒙古舞动作;模仿马蹄声、射箭声进行节奏练习;根录音模唱等环节,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模仿中学会演唱表演,提高其音乐素养。)

2、体验法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表演音乐过程中充分体验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本节课设计: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蒙古歌舞,并学习演唱蒙古歌曲,学跳蒙古舞蹈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体验蒙古歌舞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力、表现力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合作法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本节课设计:通过让学生在二声部节奏练习中合作及集体创编表演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

4、综合法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的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为主线的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

(本节课设计:以音乐为主线,将音乐与舞蹈、民族知识综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理解音乐,并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话筒、磁带、钢琴等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学习兴趣。” 因此在学法指导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绕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动”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体验中积极自然的去感知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运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再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作出了以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请跟我一同走进详细的教学过程。

(一)律动游戏,激发兴趣。

1、通过师生问好律动,端正坐姿,投入课堂。

(利用自然的节奏律动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在有节奏的模仿动作中自然的进入音乐学习)

2、听音乐,猜歌名。通过聆听有关草原歌曲并说出歌曲名称,练习低年级学生的聆听、听辨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引出美丽的大草原。

3、认识草原:通过讨论、看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大草原及蒙古族,引出课题)。

4、结合课本与课件图片,说说美丽的大草原上有些什么?

讨论小结: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草地、牛羊多、骏马奔驰、雄鹰飞、还有善良的蒙古人。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看图片,师生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去认识了解草原,最后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明确小结了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节奏练习

提问:草原上的人喜欢做什么?放牛、放羊、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

节奏练习:

xx xx xx x xx xx xx x

(师)我 们 一 起 来 骑 马 (生)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xx xx xx x x- x-

(师)我 们 一 起 来 射 箭 (生)嗖 嗖

(分部练习-->二声部练习-->边做动作边念)

(利用综合法将节奏练习渗透到民族知识介绍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模仿骑马声,射箭声,积极主动的进行节奏练习,培养节奏感,符合了新课标中1-2年级学生创造标准中的要求,能够运用人声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二)学习歌曲,激活行为

1、听歌曲录音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聆听、听辨能力培养)

2、熟悉歌词

(1)听歌曲录音,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培养学生听记能力。

(2)教师按歌曲节奏的以小快板的型式念歌词,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打节奏边记歌词,以此培养学生节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通过听唱模唱等方法完整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演唱歌曲,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1)教师用钢琴伴奏范唱。(借助学生对蒙古歌曲的学习兴趣,自然的进入演唱教学,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歌曲学习。)

(2)师生一起拍打节奏,听录音模唱。(通过模唱完整学习歌曲)

(3)跟琴学唱歌曲。

(4)指导学生演唱。

(三)合作表演,展示才能

1、通过欣赏简单的蒙古舞,加深学生对蒙古歌舞的体验感受,及学习兴趣。

2、请同学来表演蒙古舞中的一些自己喜欢的动作,体验蒙古舞特色。(骑马、扬鞭、摔跤、鹰飞、耸肩、前后肩等)

(1)分组讨论怎样把同学表演的动作套入到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中去。

(3)学生分组表演。

(4)师生共同表演。(最后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主的愉快的演唱表演,从而即让学生以音乐表演中获得愉快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在学生愉快的表演中自然的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

(在这一个环节里,教师把学习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学习蒙古舞动作,以及表演,培养学生感受力表现力及共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巩固知识

在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组织讨论本节所学,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并在讨论中总结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同时也能及时地反馈教学效果,便于教师查漏补缺。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感性认识比较敏锐的特点的,我设计的板书力求简洁、直观、易懂,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具体设计如下:

草原就是我的家

放牛、放羊、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

六、说教学预测

在课堂设计中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我让学生通过有趣的猜歌曲游戏、多声部的节奏练习,让学生体验多层次的音响效果。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利用拍打节奏、歌唱比赛等来调动学生唱歌的积极性;在舞蹈表演时,我放手将舞蹈的创编放给学生,留给学生创作和表演的空间。

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草原图片的欣赏时,可以加入新授歌曲的曲调作为背景音乐,不仅能为歌曲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更能把学生的饿情绪来到蒙古草原中。

2、在表演的时侯,如果能给学生适当的示范,那么学生的舞蹈将会跳得更到位、更有美感。

《草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